父母不顾及孩子的感受,教育方式不正确,会毁掉一个优秀的孩子

导读:有没有哪一个瞬间,让你反思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有问题,自己缺乏解决问题的智慧? 二胎政策实行以来,有许多家庭迎来了新生命的诞生,毫不例外,曾经家里的老大摇身一变晋级...

有没有哪一个瞬间,让你反思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有问题,自己缺乏解决问题的智慧?

二胎政策实行以来,有许多家庭迎来了新生命的诞生,毫不例外,曾经家里的老大摇身一变晋级为了老哥、老姐。于是老大孩子的教育问题就成为了家庭中的重大事件。

首先,完全以孩子为中心。

过度溺爱这一类情况在爷爷奶奶身上尤其多见,家长试图越俎代庖,代替孩子做他自己该做的事情,但是在温室下成长的花朵变不成茁壮的大树!孩子是父母的爱情结晶,爱孩子是天性使然,但溺爱孩子却是人类独创的一种另类之爱。在世界各国的家庭教育中,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溺爱程度,当仁不让地名列前茅。这种溺爱,是人性之中爱的光辉的一种畸形心理,在这种非常态的爱被放大以后,温柔变成一副枷锁,疼爱化做一个圈套。

其次,全然不顾及孩子感受的家长,好为人师、自以为是。

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孩子身上,并且在控制情绪方面,部分家长无疑是不合格的。他们习惯性将生活、工作中的压力带给孩子,以至于孩子犯错这样再正常不过的事情,最后演变成:

父母不仅仅是处理事情,解决问题,而是在发泄情绪。

除此之外,严格的中国父母们对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忽视也相当可怕。没有顾及孩子爱玩的天性,一味地学死知识,一味地命令式教育,更有部分家长总喜欢干预、打断、训斥孩子。将孩子的自尊心、自信心、坚持性和创新能力等非智力因素抛之脑后。抱着望子成龙,望女成凤的心态,给他们报名各种辅导班和培训班,除去老师布置之外还安排大量习题练习册。童年没有竹蜻蜓和纸飞机,全是漫长无休止的作业题海。显然,这样的操作并不能真正地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。

最后,还有最失败的教育方式——暴力!

自古至今,中国人从来不缺乏智慧,但我们对于创新能力、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的缺乏,却是毫无疑问的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,但如果我们的老师从小就遭受着一种心灵施暴的教育方式,而陈旧的理念并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更新,等到教育的重大责任再次落到他们身上时,我们所承受的教育方式将是多么可怕呀!

教育方式的极端手段当然是体罚,体罚对于中国的孩子来说,是最熟悉不过的,特别是在农村孩子和教育欠发达地区的一些学校里。中国家长们理由万千,“不打不成才”、什么“棍棒之下出孝子”等理论充斥在一些家庭中,于是一个崭新的轮回继续着:

被棍棒打出来的父母们依然用棍棒打着自己的孩子,被棍棒打出来的老师们依然用棍棒打着自己的学生。

那么教育应当注重的方面又有哪些呢?

一、孩子自身的身体健康状况。

当前许多父母很早就开始了对孩子智力开发、识字阅读等,然而大多数父母忽略了重要的一点,即身体健康。假设你的孩子确实是一名“神童”,智力超常,却体弱多病。试问"神童"的状态可以维持多久?若要身体好,基础要打牢。儿童时期正是造就良好体能的关键时期,从儿童生长发育和人才成长的规律来看,儿童的早期教育把体育放在首位是比较科学和恰当的。

二、孩子的性格习惯。

家长应重视孩子非智力素质的培养,做到在家庭生活的琐事中,在点滴的小事上,充分利用各种机会进行教育。比如若孩子跌倒了,要让他自己坚强地爬起来,不要小看这些平凡的随机教育,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之下,孩子会铸就勇敢坚强、不怕困难的性格以及较强的独立活动能力,使孩子的人生绽开分外绚丽的花。

三、孩子的智力开发。

现在有许多家长在面对孩子进行智力开发时,大多数都走进了一个误区,即认为教会孩子掌握一种乐器、学会一种技能就是智力开发,实际上真正的智力开发应让孩子开阔视野,多接触自然,多思考和探索,在这一过程中学习知识,锻炼能力。

孩子教育是当今社会最该重视的问题,他们承载着中国未来的希望,但是如果父母的教育方式不正确,却可以轻易毁掉一个优秀的孩子。孩子成长的每一步,对于家长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,如何通过家长的教育,帮助孩子更好的发展,是值得每一位家长去反思的。

上一篇:好孩子都是管出来的,熊孩子都是惯出来的:永远别指望孩子自觉
下一篇:孩子爱玩手机,影响学习,作为家长用这三个办法巧妙解决

精致女人网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,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E-mail:906207380@qq.com,我们将立即处理。

为您推荐